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印發《關于指導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發布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33個,涵蓋食品生產、食品銷售、集中用餐單位食堂等食品生產經營業態,以及乳制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等重點食品類別。
食品安全是關乎每個人生命健康的頭等大事,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也是生產車間和加工環節,生產源頭一旦失控,食品安全問題靠事后監管很難補救。抓緊抓細抓實食品安全各項工作方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而事前預防的重要性也遠大于事后治理。此次發布的首批《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以下簡稱《清單》)從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入手,督促其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指導其在最小工作單元精準防控風險,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機制,提升食品安全風險防控能力,有利于推動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讓“防”走在“治”前,將食品安全問題扼殺在搖籃中,筑牢食品安全底線。
小麥粉、大米、掛面、食用植物油、液體乳、碳酸飲料、畜禽水產罐頭、糖果制品……對這些與消費者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想要在監管上做到精準防控并非易事,需要企業在產品生產的每個環節都做好風險管控。如何做好“最小工作單元”的精準防控風險,《通知》中也給出明確答案,《清單》為食品企業精準防控風險提供了參考和指南,企業可以結合經營業態、規模大小、食品類別等開展食品安全風險分析,查找確認風險點,科學制定管控措施,合理確定管控頻次,明確責任人員,建立符合企業實際的《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
以嬰幼兒配方乳粉為例,《清單》中對基礎風險和過程風險進行了詳細列舉,基礎風險的風險控制環節包括廠區環境、蟲鼠害防控、車間環境、空氣過濾設備設施、生產用水設備設施、壓縮空氣設備設施等。針對廠區環境中的有毒有害物污染風險點提出的管控措施為:廢棄物存放區域遠離生產車間,生產過程的廢棄物每日運送至廢棄物存放區域,存放廢棄物的容器應標識清晰,有效防護;廢棄物由有專業資質的公司處理,定期檢查處理情況,管控頻次為每周。
實現在“最小工作單元”精準防控風險,全面提升全產業鏈食品安全風險防控水平,《清單》雖然給出了指導,但也需要企業精準落實,監管部門也要做好解讀和宣貫培訓等工作,及時反饋《清單》建立實施相關情況,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正如《通知》中所說,要真正把《清單》融入企業現有管理制度、嵌入企業日常管理,優化提升企業精準防控風險水平,防止出現另起爐灶、另搞一套等問題,堅決避免工作“一刀切”、執行“模板化”、落實“走過場”。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問題必須零容忍。《清單》為食品企業精準防控風險提供了參考和指南,期待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庫不斷完善,織密食安“防護網”,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幽月